钛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高弹性、低阻尼、无磁性和高低温性能好等特点,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水淡化、船舶、化工、汽车、电力等诸多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领域。由于无缝管成品率低、生产周期长,造价高,而纯钛焊管的生产工序短、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大力发展薄壁焊管便成为当今管材生产的一种趋势。在日本、欧美,钛及钛合金薄壁无缝管材正在逐步为钛焊管所取代,应用于滨海电站和核电站中的冷凝器及凝汽器中,不仅提高了热交换效率,还提高了冷凝器和凝汽器机组的使用寿命,经济效益显著。
无缝钛管:直径:O.D6-108mm;壁厚:0.5-8mm;长度:最长15000mm。高温和低温性能优良。无缝钛管在高温下,钛合金仍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其耐热性高于铝合金,且工作温度范围较宽,目前新型耐热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达550—600℃;在低温下,钛合金的强度反而比在常温时增加,且具有良好的韧性,低温钛合金在-253℃时还能保持良好的韧性。无缝钛管抗腐蚀性强。钛在550℃以下的空气中,表面会迅速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钛膜,故在大气、海水、硝酸和硫酸等氧化性介质及强碱中,其耐蚀性优于大多数不锈钢。钛管价格是什么,无缝钛管采用挤压工艺制成,焊接钛管采用板材卷曲后焊接而成。一般无缝钛管壁厚比较小,口径也比较小。
钛合金管在加热时除有冷加工组织的回复及再结晶过程外,还有化合物的溶液和a→β的多型性转变。为了改善钛合金和钛板的性能,除了通过必要的合金化外,一般还要采用适当的热处理。钛合金和钛板的回复过程也是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空位及位错的运动使形变时产生的大部分第二类内应力消除的过程。发生回复过程的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一般在500~650℃。同其它金属一样,钛合金板和钛板的再结晶过程也是在变形后的组织上,在结晶晶粒的生核长大过程。此时晶格类型不发生变化,但有力学性能的变化。这一过程受到冷变形程度、加热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影响,并可通过冷变形率、加热温度和再结晶晶粒尺寸的三维再结晶出来。
合金元素对纯钛开始再结晶温度的影响已在前节叙述过了。除铌和钴外,一般常用的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均能提高钛的再结晶温度。测定再结晶主要采用金相观察和X射线衍射相结合的方法。当再结晶发生时,形变后的纤维组织上出现细小的等轴晶粒,同时x射线背反射劳厄图相上的衍射环开始变为不连接的斑点。对于可热处理β合金,还可以用不完全时效(500℃/4~8小时,空冷)的方法显示再结晶组织,经不完全时效后的未再结晶晶粒在腐蚀后呈暗色。经测定,TA2纯钛的开始再结晶温度为550℃左右,TA7钛合金约为600℃,TC4钛合金约为700℃,TB2合金则750℃。
钛管爆破压力为61.76MPa,钛焊管纵焊缝处出现一细小裂纹,管内水从焊缝处爆破冲出。无缝钛管:爆破压力为68.10MPa,管子试压装堵头连接处出现较大裂纹,管内水从管与堵头连接处爆破冲出,无缝管本身未发生破坏。钛镍管价格钛管换热器、冷凝器、凝汽器等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壳程流体诱发的振动,引起不同流体的漩涡、抖振、弹性激振及声学共振,这些振荡组合起来就形成剧烈振动,从而导致管子不断撞击折流板,产生管子被折流板边缘切割穿透、管子与管板连接处被拉裂至发生泄露等现象。耐腐蚀钛镍管因此对钛焊管和钛无缝管进行疲劳振动试验,统计在同等条件下钛焊管和钛无缝管的疲劳次数,以确定用钛焊管代替钛无缝管后是否对设备使用寿命有影响。